如果NBA夏天的温度不够高,那也许得归功于哈登和布伦森两位“省钱能手”的降薪操作——他们省下来的不只是自己腰包的厚度,还有无数球迷饭后畅谈的新话题。进入2024年休赛期,本该是豪门球队趁机补强、球星奔赴新高薪的舞台,却突然被几笔看似“割肉”的操作搅得风生水起。降薪,是高尚的团队牺牲,还是联赛暗流涌动的谜题?NBA的夏天,从来都不缺精彩。
故事要从最近在美国篮球圈刷屏的体育调查员帕布罗·托雷说起。作为曾爆料“小卡(莱昂纳德)阴阳合同”风波的当事人,他最近炙手可热到堪比总决赛MVP。在一档热门节目上,托雷坦言不少球迷和业内人士都在催促他深挖哈登与布伦森的“降薪迷案”;毕竟,这两位招牌球星在顶级市场做出的“低薪跳水”,着实有点出人意料。有趣的是,连托雷自己都不敢轻易拍板——这种事,风声不动难发声,一点蛛丝马迹都得打上个问号。
哈登的合同,表面上“只涨不跌”。他放弃了原先3630万美元的球员选项,转而与快艇签下了2年8150万美元的新约,看起来下赛季年薪3918万美元挺可观——别忘了,以他过去一季的表现和身价,市场专家普遍给的估值起码得4500万美元以上。不光是低于自己的市场预期,更远远落后于吉米·巴特勒那份人见人羡的2年1.21亿美元肥约。有人说,这才是为大局着想,为了快艇未来布局忍痛割爱;有人就疑问丛生,这背后是否真有财经高手的精密运筹,亦或某些“纸上无字”和“纸下有情”的默契?
要说牺牲,布伦森绝对更具戏剧张力。这位曾经的“无冕之王”,在尼克斯扮演了绝对核心的角色。今年夏天,“天下谁人不爱钱”,可布伦森偏不。他原本有资格2025年休赛期签下一份5年2.69亿美元的超级合同,结果却提前续约4年1.565亿美元,眼睁睁让出1.13亿美元。如同网传“自断财路”段子,这个操作连马斯克都未必敢轻易效仿。虽然其经纪团队解释说,新合同第四年有球员选项,届时可跳出合同迎来更高价——理论上,2028年他有机会再签4年3.23亿美元的大单。但问题在于,四年之后会发生什么,没有人敢打包票。而“弥补损失”说法,也终究难敌外界的疑惑和猜测。
按照专家的观点(参考2025年体发〔2025〕12号政策解读),NBA降薪操作在符合劳资协议前提下没有违规,但如果出现未公开协议或阴阳合同的蛛丝马迹,必然触动联盟敏感神经——毕竟2024年,小卡“阴阳合同风波”余音未散,官方已启动调查程序。数据显示,过去5年降薪球员仅占联盟全体签约球员的8.2%(尼尔森2025Q2白皮书),作为顶流超巨的哈登、布伦森重压下割肉,或许不单纯是个人选择那么简单。
从商业运作逻辑说,哈登2022年降薪1440万美元帮助76人签下两员强将,如今在快艇则同样为团队腾出薪资空间,才换来布鲁克·洛佩斯和比尔的双重加持。球场之外,牺牲小我、成就大我,一不留神还真成了商业奇谈。但现实不会放过这些“匪夷所思”的合同,他们的身后,总有无数“键盘总经理”和调查员盯着,随时等待风暴再起。
托雷为什么至今按捺不动?道理简单——没有确凿的线索,一切“降薪调查”都是空中楼阁。NBA大佬们比普通球迷多了不少风控意识,面对镜头总知道哪里可以“君子协定”,哪里又该见好就收。作为职业联盟,NBA对球员合同签订、薪资空间的核查已达“连保险柜都扫一遍”的地步。在快艇小卡事件的示范效应下,联盟调查绝不会只停留于疑云,也不会被舆论简单带节奏。毫无疑问,这场发生在桌面之上的“降薪谜团”,有可能就是联盟新一季风暴的序章。
看似平静的夏天,正在酝酿下一个大新闻。哈登和布伦森是否会成为下一个调查对象,目前还是开放的推理题。而球迷关心的,或许不是“是谁在操控薪资黑洞”,而是——在金钱诱惑与荣誉驱动之间,还有没有人愿意为团队再牺牲点什么?NBA的精彩,不仅在于球场上的荣耀时刻,也隐藏在合同背后的智慧与勇气。当下赛季哨声响起,再看聚光灯下的他们,是不是依旧风采如初?谁说属于巨星的降薪传奇,只能写在合同纸上呢?
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配资平台app下载,网络炒股杠杆平台,股票正规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